113堂課助力留守兒童解決“成長的煩惱”
時間:2020年12月11日 來源: 關注次數:24【字體:大 中 小】
“這位小朋友,如果你舉手,老師給你一次回答的機會。你愿意嗎?”
在一堂心理健康課上,老師向一個羞怯的小男孩發出邀請,他搖搖頭后沉默不語。接著,老師向孩子們傳授了提升自信的方法,并跟他們互動、交流、做游戲。當老師再次提問時,那個小男孩高高地舉起手來。
這是近日“小海豚計劃”在廣東云浮高峰洞殿小學發生的真實一幕。
113堂課助力留守兒童解決“成長的煩惱”
這位老師名叫邵巖,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也是深圳市一名專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工師。此次邵巖老師受“小海豚計劃”之邀前往云浮,除了參與富德生命人壽在當地兩所小學的公益捐贈活動之外,還特意為孩子們講授了一堂主題為“積極自信”的心理健康課。深耕兒童教育領域多年的邵巖老師和這些困難學子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孩子們全程專注聽講,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不敢表達,轉變為互動后的積極自信、勇敢發言,課后紛紛表示學到了如何正確看待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不同于物資幫扶,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幫扶需要專業的門檻。為此,早在今年“小海豚計劃”活動啟動之前,富德生命人壽就與邵巖老師攜手,借助專業力量開發面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讀本以及培訓課件。“希望通過這些課程和讀本,能使深埋在孩子們內心深處的那顆提升自信的種子生根發芽,內化為積極向上的動力”,邵巖老師說。
2019年,圍繞“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這一主題,富德生命人壽各級機構統一行動,把邵巖老師操刀開發的課程推廣至100余所貧困地區學校及打工子弟學校。截至9月30日,“小海豚計劃”舉辦了113場兒童心理健康培訓,印發了5612本兒童心理健康讀本,助力眾多留守兒童直面“成長的煩惱”、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據民政部2018年的統計,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余人。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外出務工,聚少離多,情感缺失,使得這些孩子容易在個性和心理發展上出現異常,進而產生自卑、叛逆、性格抑郁、自我封閉、自私冷漠等不良心理。一項基于騰訊公益的抽樣調查顯示,國內每年對留守兒童幫扶捐助中,僅有12.77%是針對留守兒童心靈幫扶的。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深圳為例的一線城市,教育系統要求學校必須配備專職心理教育教師,在中小學開展青少年心理培訓課程,并對教職人員進行心理健康專業技術培訓,按等級頒發證書。而在我國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非常匱乏。北京師范大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教授建議,從加強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的角度,探索留守兒童幫扶工作的新路徑,一是對留守兒童的父母開展親子培訓活動,二是支持農村中小學校加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建設。
自2013年啟動以來,“小海豚計劃”長期聚焦貧困兒童、留守兒童、失親兒童等群體。多年的公益實踐讓富德生命人壽得以了解留守兒童的需求,因此,繼2018年推出兒童安全教育課之后,“小海豚計劃”就與邵巖老師聯手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兒童心理健康培訓課程,并配備了引導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讀本。在真實再現留守兒童日常生活場景的基礎上,該課程圍繞分離與挫折、積極自信、代際溝通、愛與被愛等四個主題,引導他們走出心靈困境。
“我是一名在校寄宿生,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每當遇到不開心的時候,都只能一個人悶在心里。”來自陜西省寶雞市縣功鎮的一名學生在課堂上表示,在聽了“小海豚計劃”的《分離與挫折》課程后,他勇敢地將自己的挫折經歷吐露出來,得到了老師的耐心傾聽與講解分析,并借此學會了如何化挫折為動力,進而保持積極、陽光心態。
“小海豚計劃”傾聽過許多留守兒童的心聲,“獲得父母的陪伴”是他們內心最深的渴望。除了通過專業的培訓課程引導他們解決父母不在身邊的煩擾,“小海豚計劃”還在今年暑期發起“陪伴是愛,讓愛團圓”大型公益活動,把孩子們送到父母身邊。該項活動資助了99名來自江西、貴州等勞務輸出大省的留守兒童與父母團聚,在讓他們共享團圓好時光的同時,更是讓家長深刻反思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公益組織和民間志愿團體的積極介入,我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將會獲得更多關注。富德生命人壽也將繼續以“小海豚計劃”為橋梁,發動和匯聚更多愛心力量關愛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標簽:生命資訊